突发!教育部文件来了,学区房这次终于稳了!

直击成都楼市,成都专业的房地产新媒体平台

为购房者投资置业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

学区房是生是死,昨日落锤!

4月1日,教育部印发最新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”。

这份文件对学区划分原则进行纠偏,重新对“就近入学”和“多校划片”做出界定。

可以说,一把将悬崖边上的学区房,拉了回来。

这次文件之所以重磅,主要是因为下面这段话:

这段话字数很多,实际上归纳起来回答了三大问题:

第一,学区房划分的大原则是什么?

去年,打击学区房的政策非常之多。

当然,影响最大的还是西城区“多校划片”以及教师轮岗,将北京顶级学区房市场搅得天翻地覆。

当时,上海、深圳、杭州都有跟进学区房调控举措。所以去年下半年,大家都在担心多校划片是否会出现在自己的城市,学区房还有没有买的必要性。

现在答案终于来了:

——“就近入学”是学区房划分的大方向,学校划片招生,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是大原则。

这次依旧强调“免试”,实际上还是强调,学校不能通过成绩掐尖,这实际上也是为学生和家长减负,与去年的“双减”政策并不违背。

第二,那还要不要“多校划片”?“多校划片”与“就近入学”范围应该如何界定?

文件也给出解答,那就是:

教育资源均衡的地方,坚持“就近入学”的方针,稳定大家对学区房的预期;

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,推行“多校划片”,将热点学校打散,均衡地划入相应的片区。

——教育均衡还是要做的,只是在少部分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推进“多校划片”。

什么地方是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呢?

以已经施行“多校划片”的西城区来看,西城区的优质学区不算少,但是因为顶级学区太过牛逼,导致学区房价格出现天价,这也是教育资源不够均衡。

所以越是顶级名校多,越是天价学区房出得多的片区,越可能跟进“多校划片”。比如南京的鼓楼区、天津的和平区,这些优质学区扎堆的地方,还是有可能推行多校划片。

第三,那么政策会如何变化?

——学区政策不会大起大落,会保持稳定性,变更时会提前宣传和沟通。

换言之,已经买了学区房和近期有购买学区刚需的家长,不必过于惶恐,现在学区房政策整体是“稳”。

这三点,可谓是学区房市场的定海神针。

除此之外,这份通知还提到坚持公民同招等等,几乎将去年年底到现在,大家对于学区房市场的疑虑统统打消了。

至此,学区房业主悬了半年的心,彻底可以放下了。

每年三四月份,都是学区房成交的高峰期。

因为大多数城市新生摸底信息采集是在5月进行的,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入校,一般4月就要完成过户,所以3-4月往往是学区房成交的旺季。

但是今年3月已经结束,各大城市学区房都没有出现火热的趋势。

一方面,学区房价格在大幅跳水。

比如深圳百花的核电花园,市场好的时候,一度卖到1700多万,而近期1100多万就有成交,直降600多万。

南京树人、金陵汇文、29中、科利华这些一线初中学区房以及拉小+29中、力小+29中这样的双学区房,目前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下降了10—15%。

杭州西湖一套老破小学区房,去年楼市最火的时候可以卖到420万,结果最近一套的成交同户型同面积的只卖了290万。顶级学区房文鼎苑,去年成交还在10万/平,今年中介告诉我,7万+就能成交,业主诚意很足。

顶级学区房,直接从神坛跌落,摔得四脚朝天!

尽管价格跌得如此惨,但是成交量还是没有起色。

一方面因为去年年底迅猛的学区打击政策,很多家长选择等待观望。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反复,部分城市学区成交被生生打断。

比如南京,2月中旬学区房成交有小幅回暖,但很快就被3月疫情倒春寒给杀回。

杭州也是,2月以来带看虽然多了起来,但许多中介表示跟往年的成交都没法比。

学区市场已经足够冷淡,现在确实没有打击的必要性了。

所以这份文件,可以说是解决了学区市场的最大难题——预期问题。

只有学区政策稳了,生育预期才会稳。保证就近免试入学,也有利于3胎政策的推进。

这份文件的推进,4月份的学区市场还是很有可能回暖的。

基于现在的政策,学区房到底能不能买?

我有3点建议:

1、顶级学区房投资,依旧要慎重。

当然,像北京东西城区这样优质学区扎堆的区域,还是值得买。

因为哪怕多校划片,根据新的文件意思,各大片区也会有1-2个优质学校,只要不推进学区跨行政区共享,这些区学区的优势还是很大。

只是买这样的区域,不要追求顶级,多校划片下跌价最狠的往往都是顶级学区房,中部偏下的学区房往往因为有机会入读名校还会上涨。

所以尽量选择中等偏上的学区房,政策不变,学区不算太差,政策变动,对学区的价格影响也不会过大。

2、有学区刚需,即孩子在未来3年内有学区需求的,可以放心买了!

现在政策很明了,学区房也要稳预期,政策不能随意改变。

除非入学的孩子突然暴增,90%的城市可能都不会出现“多校划片”,有学区房刚需的朋友,可以放心买入。

就算政策要变也需要提前宣传,会留出足够的过渡期。按照政策惯例,对于已经买房的朋友往往还是按照之前政策施行,孩子上学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。

3、纯投资不要选择学区房,三四线学区房可能将逐渐成为历史。

学区房实在是太受政策影响了,因此还是坚持过往的观点:纯投资不要选择学区房。

再加上近年来,不断走低的新生人口。2021年,全国新生儿人口1062万,相比2017年已经少了700万人,2020年吉林省全省新生人口仅仅11.66万人。

可以预见,5-10年内,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学区资源大概率会出现过剩。

三四线城市的学区房,可能将逐渐成为历史。

这一天,已经越来越近。

— The End —

【免责声明】

文中所涉及部分图文、视频来源网络,如有勘误或涉嫌侵权,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告知我们,我们将在核实后进行有效处理。

我们

Related Posts